首页 » 技术分享 » 端午节谋定顺应自然-农业大健康·万祥军:根植古代农耕文化

端午节谋定顺应自然-农业大健康·万祥军:根植古代农耕文化

 

端午节谋定顺应自然-农业大健康·万祥军:根植古代农耕文化

(姚 珍)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许多节日都是根据自然时令的变化而定的。”谋定研究·农业大健康,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万祥军表示:因为季节、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同的时令就有了不同的节日。端午是崇拜阴性之物以达到阴阳平衡,赛龙舟与水有关,水为阴性即是明证。同时,人们通过祭祀、驱鬼、辟邪、祛恶、清洁身体、祓除秽气使凶日变成佳节,这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图示: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在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博士徐万帮,中科微量元素科学研究院院长、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喜贵,中博联创新技术研究院华南分院院长张炳兴,多对多智慧生活平台联合创始人岑自健岑自健和中国金控集团主席、广东从玉农业集团控股人林裕豪的陪同下调研考察从玉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示:万祥军主任在广东英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伟权、英德市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林翠嵘的陪同下先后对英德市望埠镇、英德红茶文化、英德市海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考察。

万祥军表明:端午节有它特定的文化精神,那就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他说:“大自然的运行是有节奏的,人类的生活也是有节奏的。只有当自然的节奏与人类的节奏和谐统一,人类的生活才能幸福。”《易传·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同时,他指出: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是敬畏的、顺应的,适应的。老子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讲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讲人与自然的统一。

端午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中秋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端午节既有一般传统节日的共同特点,比如:有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纪念对象、特定的仪式、社交、生活习俗和娱乐活动。但是,端午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表现形式: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佩香囊、饮雄黄酒等不仅有科学依据,同时,又有悠久的文化渊源。万祥军说:“传承端午特定的文化形式,弘扬其精神内涵,对于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创新、丰富中国节日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端午节的名称看,端午节为五月初五,它是一个时间概念。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从一到五就叫端午。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它是根据阴阳二气的变化,端阳者,阳气之端点也。这就是说它是阳气最盛的,阴气即将回升的时候,这个转折点就是夏至。端午又称中天节,因为午在八卦上为离为火,太阳的威力走到午的方位达到登峰造极,因此,此节的每个时间层次都是午,即午月午日午时,日在中天,阳气达到极点。根据中国阴阳变化的学说,如果月、日均为阳性,同性相斥,象征冲突与不和谐,这就需要用另外一种力量达到阴阳平衡与阴阳和谐。

“今天,我们过端午节,除在物质层面和生活习俗层面继承原有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发挥端午节的现实作用。”万祥军说:总之,端午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变化而形成的节日,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人们在夏季炎热之时,通过各种手段避暑热、驱蚊虫、防瘟疫,这种生活知识和习俗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注入许多人文内涵,并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图示:万祥军主任在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邹建华、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科科长袁捷、中共上犹县委员会常务李过春、县委常务 组织部长邹芬芳、县政府副县长刘道军、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薛家煜、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肖军等陪同下对上犹县农业进行了调研考察。

图示:万祥军主任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丁文平、湖北省硒产业协会会长、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储震的陪同下对恩施硒产业进行了调研考察。



图示:万祥军主任在山东潍坊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刘向东的陪同下调研考察潍安路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循环种养园区。

体验农耕文化 乐享别样端午

“端阳好插秧,家家谷满仓”。由中共永泰县委文明办、永泰县农业农村局、中共永泰县红星乡委员会、红星乡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五谷丰登 万象耕新”永泰县(红星乡)首届农耕文化插秧节暨 “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在红星乡西寨村举行。当地村民及游客在清凉的泥土里奔腾欢跃,通过插秧比赛、田间拔河、稻田摸鱼、赶鸭子、簸箕彩绘、农贸集市、品尝乡宴等趣味活动,演绎农耕文化之美,庆祝端午佳节。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与农业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创造了许多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节日,不仅对农耕社会有着非常强的指导作用,到现在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福州市永泰县开展的“我们的节日·端午”插秧节活动演绎了农耕文化之美,美在播下希望,美在热爱乡土,美在赞美劳动,美在传承文化,用最接地气的情感表达,绘就了一幅动人的乡村民俗风情画。

中国农村别样端午:“洋农民”稻田插秧体验农耕文化。“哞……”在一声悠长响亮的叫声中,五头绑着红花的水牛缓缓前进,为稻田开耕。岸上,糯米、粽叶、红枣等材料一字排开,一群外国友人围着包粽阿姨认真学习。端午节当天,来自乌克兰、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四十余名国际友人来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与当地居民一起体验插秧、稻田摸鱼、包粽子等端午习俗,了解中国农耕文化历史。

将粽叶围成漏斗,依次放入糯米、红枣等,再铺一层糯米,粽叶一合,拿起绳子迅速绕上几圈,一个结实的传统甜粽便出现在Prosper手中。来自津巴布韦的Prosper是个中国“美食迷”,这是他在中国度过的第二个端午节,“去年这个时候,我第一次吃到粽子,今年我想自己学着做。”

从传统的赛龙舟、包粽子、舞龙舞狮,到现在的体验民俗、学习非遗等,中国端午节的习俗正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并在世界各地进行扩散与传播。“我来中国三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过端午节。”来自俄罗斯的Kitty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情有独钟”,包起粽子来也是得心应手。这一次,她要尝试的是湖州市非遗项目——叶球灯。

叶球灯发源于阜溪街道郭肇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原型是“狮子抢绣球”,后来逐渐演变为“湖羊滚叶球”,寓意蚕桑丰收、六畜兴旺。近年来,随着“旅游热”兴起,中国的乡村面貌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农耕文化也随之显现。

当天,“国际生中国农耕文化研学基地”正式挂牌,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在中外学习交流和体验中,进一步被国际社会所认知。“我们希望借助国际友人的视野,传递重农崇农的价值取向,弘扬悠久厚重的中华农耕文化。”阜溪街道党工委书记肖新方说,“同时也以此为契机走出去,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

农耕历史要传承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农耕历史超过六千五百年,相传神农氏因为发明农耕,才与黄帝并称为华夏民族的先祖。“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基础,悠久的农耕历史犹如一部农业的百科全书,传承至今,让祖祖辈辈的中国人感受到了民族的情怀与文化自信。“万祥军表示,黄河、长江、梯田等为摇篮孕育的农业文明更让世人震撼。

万祥军表明,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他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应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方面有显著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以及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

万祥军指出:“传承至今的农业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下大力加以保护,要不然,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文化遗产都成为别人的。”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47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有很多国外的项目都与中国密切相关,甚至于来源于中国。比如伊朗的坎儿井,与新疆的坎儿井异曲同工;日本和歌山的青梅和韩国的传统茶园,均来自于中国;端午节也变成韩国的节日了…….。

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万祥军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协调、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现实启示意义。”他同时也表明,美国有机农业的教科书《四千年农夫》,就是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威斯康星大学富兰克林·H·金教授,远涉重洋考察了中国古老的农耕体系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后写出的。

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自此经过13年的发展,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机制建设、能力建设、示范与推广等各方面均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一个亮点。

尽管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底子薄,起步晚,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依然存在覆盖面小、类型不全、保护投入和宣传力度不够大等诸多问题。一是要加大发掘力度,扩大覆盖范围,进一步从法规体系方面完善农业文化遗产评定的标准;二是要加大保护力度,对遗产地要坚持保护优先,不要搞商业包装,尽量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三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让遗产地有更好的发展;四是要做好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走近农业文化遗产。




继承原有传统发挥端午节现实作用

端午祭祀的人物主要的有屈原、曹娥、伍子胥,白娘子、钟馗、蚕神、农神等。屈原、伍子胥是直臣,精忠报国。万祥军表示:为此,端午文化就是崇尚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节日实际上代表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追求、道德追求。他说:“从中国的节日来看,向来就有缅怀先贤的传统,通过对于先贤的纪念延续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作为节日所纪念的人物大都有善行善德。”

万祥军指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中国人在节日里的许多活动都表达了对风调雨顺、生命健康、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端午节采棕叶、包棕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学者何星亮认为,粽子与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和冬至节的馄饨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均为内肉外皮,象征阳内阴外、阴阳和合包裹之象,它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除了缅怀屈原,还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

一是通过端午节铸造中华民族凝聚力。端午节是全世界华人的节日,通过纪念屈原等一系列活动可以培养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人们的敬祖意识、亲情意识、家庭观念、爱国精神,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二是通过端午节促进和谐社会建构。端午节体现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赛龙舟、吃粽子、走亲访友、外出游玩不仅使人们亲近自然,身心放松,也使人们增强了亲情、友情,爱情,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科技发达,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端午节可以使人们树立“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三是通过端午节唤起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端午在自然节气上虽曾被视为“恶日”,但中国人却有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依靠自己的智慧战胜邪恶,从而化凶为吉,化恶为善,化丑为美。过去端午佩饰中的健人、豆娘、艾虎、画额、长命缕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的美的事物。今天,人们依然需要美的生活,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美之心,就会用双手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好世界。

【延伸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黄河,长江流域为我国农业文化的摇篮,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法拉底河,恒河流域同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心地。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他为此遍尝百草,备历艰辛,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的技术。

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遍布了原始农业的遗址。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种粟为主的农业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以种稻为主的农业聚落,以及稍后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发现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由此可见,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文化的发展不仅为历代亿万人民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也为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 农业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综观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的规律。例如都是从使用木石工具、实行刀耕火种和撂荒制的原始农业开始的,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逐步使用和推广了金属农具,农业动力是人畜力,并以牛耕铁犁为其典型形态,形成了一套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的农业技术,由撂荒制逐步过渡到轮作制,小农经营为主等等。

其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导形式和发展方向。二、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是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经济,形成了广大的农区,同时又是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的存在为其补充。三、我国古代各地区和各民族农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农业的悠久历史证明了农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其内容包括了历代的政治思想、经济、土地的所有制制度、农业科学技术和经验知识。

1 政治思想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随着农业在社会经济中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的重农思想也日益发展起来,到西汉时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统治者认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安定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矛盾缓和→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特点一:重农抑商 商王非常重视农业,企求神灵河伯海神降雨以获得丰收。 如,李俚认为“尽地力之教”要求“治田勤谨”加强农业生产。商鞅的“农战政策”的重农抑商的思想,重农思想到西汉初,已经达到顶峰。特点二;重农抑奢。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在论述重农思想及政策时,都会涉及抑奢问题。重农思想的另一内容是孝弟力田论。它是在重农抑奢的基础上形成的。特点三,耕读结合的思想。

2 经济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又称农业文明,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补充。

特点一、自己自主的小农经济及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农业,是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由农作物的栽培驯化,导致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和人口的稳定增长。新石器时期,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左传.宣公三年》说:“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到了殷商,已制订出了测查岁时的纪年法、纪季法、纪旬法、纪日法和纪时法。进入周代以后,农耕生产继续受到重视。

特点二: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它们是促进农业经济文化发展的活跃因素。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官营和民营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都已具有很大的规模,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特点三,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密切联系。在我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在养马、骑马和使用马拉车的技术上,有许多领先之处,他们常年迁徙,还往往起到沟通不同文化的作用。此外,他们对异文化的不断吸收与共享,还造成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

3 土地所有制制度

土地所有制制度是经济关系的基础。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地主所有,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原始的公产主义不可能从农业生产中积累私有财产。但到了周代,就已有了“公田”和“私田”之分。到了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后期,随着政治制度的转变,国有土地向私有土地地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李俚所说的“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就是指自耕农。与之相来的就是土地剥削制。地租和赋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剥削形式。其发展是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4 农业科学技术和经验知识

内容包括:从生产力角度考察农业生产所作的分期。从生产工具和动力;土地和水的利用方式以及耕作制度;劳动者的经验和技术;作物构成和牲畜构成等方面分析时期的特点。

第一阶段:原始农业时期

从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发明开始,至距今四千年前阶级社会形成为止,相当于中国原始社会后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竹器、骨角器和蚌器。石斧、石锛一类砍伐工具的应用是原始农业的特点之一,与之并存的是播种用的竹木棒和收获用的石刀、石镰。锄、铲一类翻土工具是稍后出现的,在我国尤以耒耜的使用最具特色,完全靠手工操作。

实行撂荒耕作制,最初是生荒耕作制,继之是熟荒耕作制。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把野生植物和动物培养、驯化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最大成就。以种植业为主,农、牧、采(采集)、猎(渔猎)相结合的经济面貌。在北方的某些地区逐步出现以畜牧为主的趋势。

第二阶段:沟洫农业时期本期 是由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过渡时期,在生产工具、生产结构等方面保留了原始农业时期的某些痕迹,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亦已在孕育之中。由于与耒耜、耦耕、井田制密切相连的沟洫农业是这一时期农业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占主导地位。耒耜和锄钁无疑是当时的主要农具。

沟洫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尽力乎沟洫”,标志着它的确立。沟洫的作用在于排而不在于灌。沟洫农业是旱地农业而不是灌溉农业。此时,撂荒制基本上已被休闲制所代替。在南方的水田则实行比较粗放的火耕水耨法。畜牧业也有较大规模,水产养殖、人工植树、专业园艺相继出现。

第三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型期

从战国开始,中经秦、汉、魏、晋以迄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形成和向上发展的时期。铁犁和牛耕的推广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和动力的主要特点。铁农具获得普遍使用,不但有铁锸铁钁,而且有铁铧犁、耙、耱、耧车等各种工具,农业动力则由人力发展到畜力以至水力和风力。农业工具和动力的这种变化使整个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为方改观。水利建设高潮的出现,一批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相继兴建。耕作制度则由休闲制转为连作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耕作制度。并创造了轮作倒茬方式。

农业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最突出的是形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中心的耕—耙—耢—整套耕作措施。人工施肥和选种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培育出众多的作物品种。孕育出象《齐民要术》这样代表当时世界农学最高水平的名著。这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纱已经成型。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作物构成和牲畜构成比起前段均无根本改变豆类和冬麦在作物构成中的地位提高了。

第四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

包括隋、唐、宋、辽、夏、金、元诸代,这是我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农业工具继续有重大的发展。曲辕犁、铁搭、耖、耘荡、龙骨车、秧马和联合作业的高效农具如粪耧、推镰、水转连磨等。旱地、水田农具均已配套齐全,在传统农业范围内,已达到接近完善的地步了。“梯田”圩田、涂田、沙田、架田等土地利用方式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又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在耕作制度方面南方以稻麦复种为主的一年两熟制普遍。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在土壤耕作方面形成了耕—耙—耖等一套完整的措施。

第五阶段: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

包括明代和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农业生产工具没有重大的发展。多熟种植的迅速发展成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突出标志。双季稻开始推广,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又获得发展。深耕被进一步强调,耕法更为细致,为了弥补耕具的不足,出现了套耕、转耕等方法。

肥料的种类、酿造、施用继续有长足的进步,接近传统农业所能达到的极限。作物品种的选育有很大发展,地方品种大量涌现。各种作物的栽培方法也有不少新创造。作物构成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新大陆作物的引进。在作物构成的总体上,高产的水稻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相比之下,牲畜结构的变化是不大的。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二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给广大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从农具到水利,从种植制度到驯养、栽培动植物,我们今天各个农业学科,政治制度,文化、商业都受着传统农业的影响,是我们应该借鉴发展的。

第一,在农业科学中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土壤学,耕作栽培学、育种学:

1、土壤学 很早就对土壤作出了分类。同时保持土壤肥力,中国商朝就有在土壤中施肥的记载,除了黄土高原的特殊性之外,其他地区地力一直保持肥沃,未尝疲惫。而我们知道,现代化肥的思想也在于将土壤中取走的养分以等量的方式返还给土壤。重视土壤灌溉和洗盐。在此基础上中国发明了井渠技术,也就是坎尔井。最后开挖渠道的技术传入西域,促进西域绿洲农业的繁。

2、耕作栽培学 西汉汉武帝时期赵过发明代田法。以耕地垄背垄沟逐年互相更换,以休闲土壤地力。他还发明原始的播种机:耧。西汉汜胜发明区田法,集中水肥,取得高产。重视深耕、复种 至少在汉朝就已经有复种的记载,特别是隋朝之后,复种的面积非常之大。在宋朝的时候,南方基本上一年两季。3育种学 重视改良品种,有专门的种子田,各朝逐渐积累,选育了大量的品种,可惜在目前的急功近利之下,许多宝贵的种质资源已经消失。

第二、传统农业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这是因为精耕细作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它存在的现实依据,因此,它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

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和那时相比,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变了,民族关系改观了,但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多地少的状况有增无已,那时形成的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许多方面并未过时,尤其是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是现今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在不存在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依靠精耕细作提高单产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概括起来,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用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一整套农业技术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连作制基础上,我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轮作复种和间套作的形式,这不但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土地不足的困难,而且在对太阳光热的利用上也是比较充分和合理的。我们今天还要坚持多熟种植和合理的间套作。这样做会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一定困难;

但如果贪图机械化的方便而取消多熟种植和间套种,只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国古代人民对土地利用很充分,但并不是掠夺性的,他们很注重补充和培肥地力。主要方法一是施肥(主要是各种有机肥),二是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三是生物措施(主要是合理的轮作换茬)。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古代农艺的高峰,所以中国耕地种了几千年而没有种坏(从基本方面说),被外国人视为奇迹。

二、合理利用自然界和农业本身的物质循环,开展多种经营。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农民有许多出色的创造。例如利用秸秆、糠麸等农副产品作为牲畜饲料,同时又充分利用牲畜粪便肥田,农牧结合、互相促进。中国古代农民还十分重视对农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这些做法符合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因而比单一经营能更有效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农业能在有限土地上养活众多的人口,也是与此有关的。我国古代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综合经济。同样而积的土地种粮比放牧能养活更多的人是显而易见的。况且我国古代农民还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使自然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

因此,这种生产结构是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的。游牧民族我次入侵中原而不能改变这种生产结构,证明它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在我国这块土地上深深扎根的。我国农牧分区也是基本上符合我国具体的,后来发生了一些偏颇,农牧关系出现了某种不协调。解决的办法不是实行“以牧为主”。在农区,应该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利用可能的条件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我不赞成不顾具体的自然条件盲目地把牧场改为农田。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游牧经济或单一的畜牧业是一种不稳定的脆弱的经济。在牧区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发展为畜牧业服务的种植业,使畜牧业建立在更稳固的基础上,同时应以适当的方式建立农区和牧区之间合理的经济联系。

三、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抗逆措施。我国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和不利的自然条件斗争中掌握了客观规律的结果。

其中一整套因时因地制宜进行耕作和栽培的措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我国自然条件的深刻认识,是极其珍贵的传家宝。例如北方旱地以抗旱保墒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就很值得我们总结和继承。旱、涝、病虫害和冷害等自然灾害的防逆措施,不止是耕作,还包括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安排、种子处理、施肥、灌溉等生物和物理措施;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我国在改良和利用盐碱地等低产田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第三、辨证看我国传统农业

在肯定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应该明确我国传统农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落后的地区和落后的环节,甚至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小农经营狭隘性和盲目性,难以在更大规模上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关系。我国传统农业在其发展中出现过农牧比例失调和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的情况。作为农业发展的一种历史形态,正象原始农业必然为传统农业所取代一样,传统农业也必然为现代农业所取代。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总的启示是:

(1)、农业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劳动。(2)、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3)、只有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农业经济才有长足发展,所以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4)、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甚至可以说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端午节谋定顺应自然-农业大健康·万祥军:根植古代农耕文化

转载自原文链接, 如需删除请联系管理员。

原文链接:端午节谋定顺应自然-农业大健康·万祥军:根植古代农耕文化,转载请注明来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