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分享 » 旧稿 -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 张树新马云

旧稿 -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 张树新马云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19901月—19941月)

原创:刘跃

根据保存的部分资料回忆整理

2014619

一提起张树新,网络人都知道。是她把互联网技术引入中国,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的先河,为此中国迎来了互联网的新时代,被国人称之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人,曾经创办瀛海威公司,名操一时,享誉国内外,是一个奠基者和里程碑式的人物。

我认识张树新是在中国科学院,她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报社做了一名记者,后来调到中科院高技术企业局工作,那时我也从中科院京区党委宣传部调到中科院院管公司党委,当时院管公司党委的人事关系隶属于高技术企业局,我们是双重领导,行政关系在企业局,党务关系在京区党委,从那时起我就和张树新在一起共事了,他负责企业管理工作,我负责企业党务工作。八十年代后,改革的春风吹进中国科学院,臭老九变成了香饽饽,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在院党组的号召和支持下,大批科技人员走出研究所,走向社会和市场,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期间至九十年代初,中科院相继诞生了一大批高技术企业,其中有院里投资的,也有所里投资的,当时把院里投资的企业叫做院管公司,并由高技术企业局负责管理。那时主管科技开发工作的院领导是胡启恒副院长(后为王佛松副院长),张云岗副秘书长,以及高技术企业局局长张宏,副局长李致洁,另外还有院管公司党委书记李云岩,副书记白巨娴。

当时的院管公司名单如下:

1、信息咨询中心                琪(女)副主任

2、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基金会    徐正春执行理事

3、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公司    曲守慈总经理

4、中国大恒公司              干福熹总经理、张家林总经理

5、中国大通电子有限公司      张小固总经理

6、中国希格玛光电有限公司    肖功弼副总经理

7、中国联合新材料开发公司    石  玮副总经理

8、中国新技术发展贸易公司    萧漫子总经理、林海副总经理

9、科理高技术公司            屠  焰总经理

10、北京信通集团公司         金燕静(女)总经理

11、三环新材料研究开发公司   王震西总经理

12、希望高级电脑技术公司     周明陶总经理

13、辐射技术公司             季承经理

14、技术装备器材公司         刘树全经理

15、爆破工程公司             杨人光经理

16、百泰技术公司             毛桂震总经理

17、传感技术科学仪器公司     范良藻经理

18、技术服务公司             李云(女)总经理

19、科能新技术公司           刘殿魁经理

20、卫星通信技术开发公司     李其德经理

21、北京集成电路制版服务中心曾凤池经理

22、科技财务公司           高新生总经理、佟柏华副总经理

23、农村发展部               伍尚武总经理

24、北京群星科技开发公司     吕世勤总经理

25、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   柳传志总经理

26、中国自动化技术公司       刘鹏国副总经理

27、北京科海高技术集团公司   陈庆振总经理

28、中国科健有限公司         孙大正总经理

29、科深科技咨询开发公司     曹希山经理

30、科教技术开发公司         

31、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     张翼翼总经理

32、建设工程承发包总公司     

33、技术装备器材公司

34、武汉波谱公司             彭启雷副经理

那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月高技术企业局的领导都要和院管公司的老总们举办一次茶话会,每月由一家企业牵头组织,轮流坐庄,雷打不动。茶话会由院主管领导、高技术企业局领导和院管公司党委领导共同参加,院管公司老总们参与。一般都是由主办公司选择地点,买一些饮料、点心、干果和水果等,大家在一起就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刚刚开始运转,许多方面还处于摸索和实践阶段,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措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院领导是想借助茶话会这个平台,组织大家在一起交流和沟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克服困难,促使高技术企业局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能够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需求和难处,尽可能地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对涉及工资待遇,员工招聘,养老医疗,市场开发,外汇兑换,进出关税等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以解决,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铺平道路,扶上马送一程,让这些企业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迅速成长壮大,成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和旗帜。为此我和张树新每个月都会被邀请参加这个茶话会,她负责收集企业运作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我负责收集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宣传报道。

久而久之我们就琢磨着怎么能为企业的文化建设做点事、出点力,使沉闷的企业文化焕发青春。思来想去我们觉得这些企业每天都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老总们和员工们的精神压力很大,需要通过一种方式将这些压力释放出来。另外企业之间和员工之间也需要一个交流互动的机制和平台,从而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和了解,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切磋、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企业和员工加油打气,鼓舞斗志。于是我们就想搞一个文化活动,实现这个初衷。经过反复商量最后把这个活动命名为《创业者之春》联谊会,1990年初第一届《创业者之春》联谊会正式启动。

为此,我们邀请了中科院控股集团的姚彦、赵瑞祥,新技术发展贸易公司的林海,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基金会的甘萍,信息咨询中心的李晓昀,科技财务公司的张华共八个人组成了《创业者之春》联谊会筹备小组。我们八个人好似八大金刚或八个神仙,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拿手好戏,策划能力最强的当属张华,脑筋急转弯,一会一个鬼点子,一会一个节目内容,时不时的能冒出惊人的火花,正当大家苦思冥想、脑袋空白的时候,他的一个突发奇想会让大家眼前一亮,茅塞顿开,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张树新不愧为女中豪杰,有一种大将风范,说话办事大刀阔斧、气度非凡、心直口快、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从不拖泥带水,具有超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为人处世从不斤斤计较,婆婆妈妈,扣扣索索,那时她就显露出超凡的领导艺术和才华,口齿伶俐,笔锋犀利,头脑清晰、思维敏捷,一般人很难跟上她的步伐和节奏,是一个典型的女强人;林海,团干部出身,曾经担任院团委书记,有着超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拉他进来就是想发挥他的这一专长,那时他开着一辆破上海,拉着我们满城跑,负责接送人员和拉运货物。姚彦也是团干部,曾经担任中国地震局下属单位的团委书记,办事认真严谨,乐观向上,时刻流露出会心的笑容,没脾气,热心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一分热发十分光,从不叫苦叫累;赵瑞祥财务大臣,能掐会算,理财高手,让他管活动经费绝对放心,手风琴拉的也不错,一首名曲就能让人彻夜难眠;刘跃也曾经是团干部,性格直率,粗中有细,刚柔并济,文笔较好,大家讨论的内容他会迅速整理成文字表格,让大家心中有数、不慌不乱,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李晓昀和甘英,美丽的外表吸引着每一个男生,青春靓丽,楚楚动人,温柔细腻,工作认真,具有十足的女人味,如果她俩不参加筹备组就感觉缺点什么,真应了那句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记得有一次张树新看到大家在筹备期间的辛苦和劳累,就带着大家来到北京田园庄饭店休闲娱乐,那一天我们在饭店的讨论和休息中产生了许多经典火花和创意杰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筹备工作需要认真细致,敢于担当和负责,来不得半点马虎,当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相互协作、携手同行。

举办联谊会首先要解决的是经费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得来全不费工夫,凭借张树新的三寸不烂之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经费很快就落实到位了。接下来就是预定场地,采购物品。经过大家协商,我们把活动地点定在了民族文化宫礼堂,并很快签订了租用协议,地点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选择节目了,由于经费有限,我们实在是请不起国家级艺术院团和知名演员,为了节省开支只能自编自演,亲自上阵了。我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爱好进行量身定做,记得我在那天演唱了一首张艺谋的成名作《红高粱》主题曲《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歌词大意是: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头,通天的大路……,演出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很受大家欢迎。赵瑞祥拉了一段手风琴,曲目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张华演绎了一个游戏节目与大家互动,姚彦好像也唱了一首歌,名字我记不得了。其他人演的什么节目我还真的想不起来了。总之,活动搞的非常成功,真可谓是场面宏大、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欢声笑语、掌声不断。可以说是中科院多少年来的第一次大型文艺活动,全院轰动,影响极大。那天院领导、各局领导、各企业领导,以及各企业员工代表一起参加了联谊会,为此我们得到了院领导的赞扬和鼓励,大家一致要求明年再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当时我们谁都没有想到第一次搞这么大型的活动竟有如此的收获和好评,再一次证明了八大金刚的组织策划能力和水平。

1991年的春天,我们再一次集体出发,企业在召唤我们,员工在期待我们,我们发誓一定要搞一次规模更大的联谊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和等待。

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我们决定第二届《创业者之春》联谊会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参与更广泛。为此我们选择了几种娱乐形式,其中有自助餐,卡拉OK,游戏游艺,卡拉OK大奖赛等,我们把综合性文艺活动定在了大钟寺饭店,卡拉OK大奖赛定在了魏公村大富豪夜总会。还是由张树新担任活动的总导演和总策划,其他筹备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当时我负责卡拉OK大奖赛的具体筹备事宜,第一项工作就是找评委,没有评委何谈大奖赛。以前我从来没和文艺界打过交道,也没有这方面的朋友,起初还真的有点犯难了,这么大的北京到哪去找评委啊?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根本无法查询这方面的信息。于是我想到了植物所的肖宁,曾经听他说认识总政歌舞团的作曲家张乃诚,也就是李双江演唱的《再见吧妈妈》的曲作者。为此肖宁为我牵线搭桥联系上了他,没想到他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听了我的介绍和要求,他就主动找来了中国音乐学院的李西安教授,中央歌舞团的李光曦老师,以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权老师等。并由他们几位组成了卡拉OK大奖赛的评委。我们经过初赛评选和淘汰,最后有十位选手进入了决赛。

决赛那天大富豪夜总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来自各个企业的员工为自己的选手摇旗呐喊,拍手助威,台下坐着中科院院长周光召,中科院副秘书长张云岗,院管公司党委书记李云岩,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中国大恒公司总经理张家林,北京希望高级电脑技术公司总经理周明陶等。经过激烈争夺,中国大恒公司的男选手夺得了大奖赛冠军,随后院领导和企业领导为取得名次的选手颁发奖状和奖品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每当《创业者之春》联谊会结束的时候,也是大家依依不舍的时候,谁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开心的集体,谁也不愿意忘记这难忘的时刻,活动期间大家在一起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激情,付出了最大的能量和智慧。每天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声和喜悦的感动,大家已经成为最好的兄弟姐妹并以此相称。但分别是暂时的,友谊是长存的,为了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张树新从中国自动化技术公司找来特大号笔记本,人手一本,大家在上面写下了美好的祝福和寄语,此时此刻时间定格在199117日。

大家的祝福和寄语是这样写的:

张华的寄语:

刘留榴包孕“关张”

跃越月路远情畅

惠会汇涓滴成河

存存存地旧天长

张树新的寄语:

总有些不能忘记却又不得不放弃的心愿

      总有些不能舍弃却又不肯去触犯的界限

我们的热血慢慢的流空

渐渐地怀疑起昨日与今日

自己真正的面容

林海的寄语:

        开发文章树新尚

公司如林喜开张

八仙过海乐京华

群星荟萃歌飞扬

苦去甘来留壮志

广聚英才跃龙乡

尧天舜日多奇彦

黎晓昀晖兆瑞祥

赵瑞祥的寄语:

友谊与欢乐同在

姚彦的寄语:

                难忘你的歌声

难忘你的真诚

同志加兄弟的情谊

且待他日重逢

甘英的寄语:

                冬的流程

被青春的热流冲散

真挚的友情

悄然排解着寒意

冬日里

我们相遇

在北方的地平线上

撑起一片碧绿的欢愉

李晓昀的寄语:

                小小的水滴

                小小的沙粒

造成了浩瀚的海洋

小小的善行

小小的笑语

造成了我们的伊甸园

噢,朋友

我感谢你

因为你使我觉得

我活在天堂

快乐无比

    之后八大金刚的去向大致如下:

    张树新下海经商,创办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和北京市天树策划公司,之后又创建了瀛海威公司。

    林海去广西北海做房地产生意,后来去向不明。

    刘跃创办公司,后在汽车租赁行业工作多年并在几家网络媒体兼职。

    姚彦因控股集团解散,去了陈肇雄创办的科智公司,后来在《医药世界》杂志社工作,目前情况不明。

赵瑞祥因控股集团撤销,又回到基金会工作,之后去向不详。

张华自办北京康派利广告公司,后来去向不明。

刘晓昀去向不详。

甘英去向不详。

经过在中科院机关的锻炼和企业管理的磨练,张树新深感羽翼丰满,逐步成熟起来,并积累了一定人脉和关系,深刻意识到是该独当一面、另辟蹊径的时候了,中科院的舞台虽然很大,但不适合她施展拳脚和才华,其中的顽疾和枷锁将束缚着她的手脚,难以发挥和伸展,于是她果断决定离开中科院,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和未来。

当时从中科院下海经商的年轻人个个都是一条龙,很多人都是院机关各部门或研究所管理层的骨干,其中不乏团委书记,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综合处处长等。他们并不是心血来潮,草莽之流,而是响应国家和中科院的号召,一批又一批的进入市场经济的主战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去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目标。

凭着我和张树新在一起共事时的相互信任和彼此欣赏,以及结成的同事加朋友的深厚友谊,我在张树新的多次劝说和邀请下,也于1992年底辞去中科院的工作,加入到她的创业团队中来。当时举办《创业者之春》联谊会的八大金刚,只有我一个人选择与她继续合作,原来赵瑞祥也打算来的,但他始终犹豫不决,担心后顾之忧,后来还是放弃了,看来他还是有先知先觉的,早已预感到最后的结果了。

张树新下海后第一个项目便是组织“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为响应联合国的号召,自1989年起,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联合各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工商联、科研院校和包括光明日报在内的新闻界等几十家单位,共同举办以“发展科学、振兴中华、保卫和平、造福人类”为主旨的“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每年一届,并且都设置了一个具体的主题。此项活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特别是科技界、企业界及青少年学生组织都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时张树新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搞了一台《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大型文艺晚会,我还参加了这个晚会的录制,该节目由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袁德旺执导。晚会播出后得到了广泛好评,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

之后她还与深圳一家贸易公司合作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崔健演唱会,那时崔健堪称中国摇滚第一人,轰动全国,享誉海外,其摇滚乐自成一体、独善其身、无人能比,代表作有:《红旗下的蛋》,《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无所有》等,崔健应该算是中国摇滚乐的鼻祖和先驱。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社会环境,他受到了很多不公正待遇,一直处于文化和公安部门的限制和打压中,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他随便公开演出的,如果请他出来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很多主办单位就因为这个原因,最终放弃了。可张树新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的这种执着精神感动了上帝,经过努力她很幸运的拿到了批文,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查。1992年崔健演唱会成功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那次演唱会有很多明星都亲临现场为崔健加油助威,以至于轰动北京乃至全国。那次崔健演唱会的曲目有:1、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开场)2、新长征路上的摇滚3、像一把刀子4、不是我不明白5、假行僧6、解决7、这儿的空间8、花房姑娘9、寂寞像一团烈火10、一块红布11、一无所有等。那时崔健乐队成员有:刘君利、臧天朔、张永光、刘元、张珊(古筝)。

之后张树新又认识了方冬冬,并与其美国的亲戚合作,在中国大陆推销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闲置土地,属于中介代理性质,并在一些发行量大,有一定影响的报纸刊登宣传广告,刚开始时业绩还算不错,吸引了国内一些客户前来咨询并前往美国进行实地考察,可好事不长,由于她与郭军在合作中发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导致这个项目很快就流产了,具体原因我也说不太清楚,后来郭军带着王硕昌、张雅云、方冬冬另起炉灶,据说搞的热火朝天的,但最后结局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这些活动的举办为张树新积累了第一桶金。

从此张树新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的经营之中,一发而不可收,直到她功成名就、黯然谢幕。

那时无线寻呼(俗称BP机)是一个热门项目,很多人都看上了这个未来很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张树新也从中觅到了商机,但无线寻呼业务受到国家的管制,不是随便就能开办的,需要层层审批,这些无线频点都掌握在国家机关手中,需要有特殊的关系才能拿到。为此她打听到李冰有这个项目。1992年张树新和其丈夫姜作贤以30万元的代价购买了李冰持有的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李冰当时在北京希望高级电脑技术公司任职,私下里经营着这个公司,那时她们之间是好朋友,什么事情都可以办,不分你我。除了公司之外,这30万元还包括买断李冰手里的山东诸城寻呼台频点和手续。之后张树新更换了公司法定代表人,完成了所有法律文件的转移和变更。后来张树新又支付了李冰50万元,买断了兰州寻呼台频点和手续。

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

注册号:08422218

发照机关: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登记日期:19921102日(变更后日期)

住所:北京市海淀区黄庄814楼地下室,后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八号

法定代表人:姜作贤

注册资金:30万元

经济性质:集体所有制

经营方式: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销售

经营范围:

主营:计算机软硬件及外部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医疗设备、机房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

兼营:销售主营范围内的产品及电子元器件,计算机资料。

电话:8498978849886663434,传真:8498978

之后搬到中关村的电话:25636102561610,传真:2561610

初期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员工有:张树新、姜作贤、刘跃、迟绯、沈军、段学松、王莉萍、陈飞、寿永兴、童漱红等。

当时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在友谊宾馆雅园63434室办公。为了自己的事业,张树新和姜作贤经常住在雅园,很少回家,那时她的孩子还很小。她有一个女儿,后来送到美国读书去了。每到周末我都有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开车去中关村幼儿园接她女儿回友谊宾馆。

以下是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主要员工的简历

张树新:19637月出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曾任中国科学报社记者,后在中科院高技术企业局战略研究处工作,1992年创办北京市天树策划公司。

姜作贤:196212月出生,机电部六所研究生毕业,曾经在中科院管理干部学院工作,后在中关村从事计算机工程开发与贸易工作,1992年创办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

  跃:195811月出生,1976年参军入伍,1981年在中科院京区党委宣传部工作,1990年在中科院院管公司党委工作,1993年在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和北京市天树策划公司工作。

  绯:1963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原在祥云科技公司工作,1992年在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工作。

童漱红:1953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曾在深圳安科公司任总会计师,1992年在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工作。

  军、段学松:新毕业大学生,曾经与姜作贤在中关村一起共事,1992年在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工作。

王莉萍:其父在中科院管理干部学院工作,与姜作贤是同事,1992年到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工作并任出纳。

与此同时,张树新与郭军合作注册成立了北京市天树策划公司。

北京市天树策划公司

注册号:24718699

发照机关:大兴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登记日期:19940624

住所:北京市大兴县黄村清源西里

法定代表人:张树新

注册资金:50万元

经济性质:集体所有制

经营方式:

经营范围:

主营:经济信息咨询,技术转让,公关策划,文化娱乐活动,服装制造销售,百货销售。

兼营:旅游,中餐服务,工艺美术品,服装批发,零售。

初期北京市天树策划公司员工有:张树新、张希和、郭军、刘跃、王硕昌、张雅云、方冬冬等。办公地点在友谊宾馆三号楼。

1993年在我35岁生日之际,张树新特意买来贺卡为我庆生,贺卡上面写着:“朋友情深,真意难得,同舟共济,友谊长存。祝刘跃35岁生日快乐。”

那时张树新和我住的很近,她住中科院苇子坑宿舍,我住中科院祁家豁子宿舍,两个宿舍之间只有北京市社会福利院大院相隔。

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主要从事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张树新算是一个门外汉,她是学化学的,根本不懂通信技术,为此她就努力学习通信知识,不耻下问,潜心研究,多方请教,加之姜作贤的指导和帮助,很快她就成了通信行业的行家里手,她最大的优点和特点就是学习能力特别强,理解能力特别强,分析能力特别强,消化能力特别强,复制能力特别强,超越能力特别强,颠覆能力特别强。当时她通过一个叫李慎玉的中间人认识了山东省人防办的领导,经过几番斡旋和商谈,双方同意合作建立济南天树通信联合公司和济南天树寻呼台。之后她又通过这个关系认识了威海市水利局的领导并合作建立了威海天树公司和威海寻呼台,至此北京市卧云电子公司完成了其在山东省寻呼台的建设和布局,其中有:诸城台、泰安台、济南台、威海四台等,可谓是初具规模、大功告成,成为山东省一个有实力和影响的通讯公司。同时也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济南天树公司的总经理是山东省人防办的张元光,之后他在一次酒后驾驶摩托车时意外撞树身亡了。这是与张树新合作的众多人物中第一个死亡案列。那时与张树新合作并经常来往的朋友有:温羡民、付吉康、徐春燕等。

为了开展业务,公司买了一台北京旅行面包车,这辆车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山东之间,不是去送物资就是去调试机器,要不就是去做宣传活动,总之出差是家常便饭的事,有时候刚回到北京就又出发了,基本上把山东省的沿海高速公路都走遍了,那时我们聘请了荀燕斌当专职司机,他是我在中科院时一个好同事和朋友的弟弟,他也在中科院工作,单位平时要求不严,可以忙里偷闲的干点私活。除了他,我也是兼职司机,毕竟是长途奔袭,必须两个人换着开,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这台大面包车可以说为寻呼台的建设历下了汗马功劳。几乎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它,没它我们就缺了一条腿。

为了提升济南天树公司的形象和业绩,打开市场渠道,增加客户量。当时我们在济南市搞了一次宣传促销活动。根据保存的资料记载如下:

济南天树寻呼台公关总体设计方案

一、设计目的:

通过广泛持久的公关宣传活动,扩大天树的影响,树立天树企业形象,以举办高质量的各种促销活动,达到一个促进产品销售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二、  宣传方案:

第一步:(9312月份)

1、通过招聘本公司公关人员的活动,达到一个宣传、介绍天树公司的目的。

2、通过发放宣传单,公关宣传品以及利用有关新闻媒介机构在济南人心目中引发一个印象效应,使之了解天树企业的规模,实力,从而达到一定心理上的信任感。

第二步:(941月至春节前后)

随着宣传攻势的加强,配合增强寻呼功能计划的具体实施,强化天树企业的定位形象,使之无论在企业规模,寻呼功能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能堪称济南第一台,利用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使天树企业形象定位。

第三步:(94年春节后开始实施)

巩固天树企业形象,通过一系列有益的促销活动,结合新闻媒介为公司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把天树提高到要为信息产业革命做贡献,做信息产业革命的先锋。

三、具体实施方案:

1、招聘

1)、拟招聘公关部人员6人,以报纸招聘的形式,突出“天树寻呼”字样,同时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

2)、人员落实后组建公关部,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公关部的职责及工作计划。

3)、对公关部人员进行三天的培训,使其初步掌握公关知识,

4)、用三天的时间组织市场调查,每人交一份调研报告,达到练兵与业务结合的效果。

2、宣传品发放计划

1)、周六下去和周日全天,在济南百货商场等繁华地带,组织公司人员发放传单,传单制作要新颖别致。

2)、发放手提袋3000个,发放对象为:已有的客户朋友,社会活动多,社交范围广泛的人士,陌生人中经常坐公共汽车上下班,喜爱逛商场的人,免费赠送对象为:政府机构、新闻机构、公司内部人员。

3)、台历和小年历各5000个,除随手提袋发放外,其余部分发放到服务性质强,社会接触面较广的单位。如宾馆、饭店、车站、公司以及有关政府机关和新闻机构,

3、促销活动:

通过宣传品发放计划的实施,为促销活动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根据济南当地情况,可临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公关策略,举办促销活动,达到一定的促销目的。

4、经费预算:

1)、纸袋3000/3.60         合计10800

2)、台历5000/1.50         合计7500

3)、小年历片10000/0.60    合计6000

4)、信纸5000/0.15         合计750

5)、信封3000/0.20         合计600

6)、名片6/40           合计240

7)、绸带10/50             合计500

8)、招聘广告3000/3.60     合计800

9)、传单10000/0.15        合计1500

总计:28690

5、时间安排:

1)、招聘,121日与新闻单位取得联系,1223日招聘启示见报,面试时间:15日下午及126日全天。

2)、人员培训:127日—129

3)、市场调研:1210日—1212

4)、调研总结:1213日。

5)、宣传品发放(传单):1214日。

6)、15日—18日完成发放手提袋工作。

7)、18号下午,19号全天继续发放传单和宣传品。

8)、20日总结前一阶段工作。

9)、21日—28日发放台历和小年历卡。

6、人员安排:公关部定员6人,在举办大型活动时,可临时雇佣2030人。

济南天树寻呼台宣传咨询活动分工一览表

总指挥:杨开宇

副总指挥:刘跃

总监:张树新、沈军

副总监:张元光、姜作贤

日期: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

地点:大观园、人民商场、国贸大厦

时间:8301630730全体参加人员进入岗位

一、宣传品发放总负责人:徐莉

宣传资料10000套,纸袋2000个,年历片40000万个,文件夹10000个。

二、场地布置总负责人:蔡伟

负责准备:彩旗、桌子、椅子、桌布、横幅、塑料绳、胶带纸、钳子、竹竿。

三、新闻记者接待总负责人:宋庆杰、纪铁军

济南电视台、济南广播电台、济南日报、齐鲁晚报、开发时报、新闻稿编写。

四、技术咨询总负责人:姜作贤

准备内容:汉字机、数字机、技术资料、服务水平、服务质量。

五、后勤保障总负责人:张元光、王志东

负责内容:车辆、午餐、开水、安全保卫、劳务费、礼仪小姐。

六、人员分工

1、大观园负责人:张元光,工作人员:徐玲、纪铁军、姜作贤、张元光、销售部2人,礼仪小姐2人。

2、人民商场负责人:蔡伟,工作人员:徐莉、宋庆杰、段学松、王志东,销售部2人,礼仪小姐2人。

3、国贸大厦负责人:刘坦涛,工作人员:刘坦涛、纪铁军、沈军、张晓,销售部2人,礼仪小姐2人。

那时的民营企业最发愁的就是资金问题,没有资金就寸步难行、一事无成。改革开放初期,国内金融市场还处于非常封闭的状态,融资贷款是一件比上刀山下火海还难的事情,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这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时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关系去找资金,但大都无功而返,空手而归。

当时财务主管童漱红会计通过爱人在财政部的关系,找到中国农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的老总,希望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帮助,经过几次交涉和协商,他们终于同意给我们贷款300万元,为此我们按照要求开始准备有关审批材料,当时最难办的是贷款担保问题,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谁愿意给我们担保呀,万一出现风险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于是我找到了中科健北京联络处的张建平请他帮忙办理担保手续,为此他愉快的接受了。一切手续办妥之后,我们顺利的提交了贷款手续,并很快得到了批复并拿到了这笔不菲的贷款,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啊。但区区这300万元,面对一个偌大的通信项目和市场谈何容易呀。看来光靠贷款也不能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于是张树新经过深思熟虑,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立即寻找合作伙伴,彻底解决资金问题。她通过关系联系上了北京丹侬企业总公司(丹侬企业集团),当时丹侬企业总公司是北京市一家知名企业,规模很大,其属下有若干家不同类型的子公司,当时张树新选择丹侬公司就是看中了他的经济实力和人脉资源,其董事长余伟达是一个年富力强,富有朝气的企业家,仪表堂堂,名声在外,自打他和张树新认识后便一拍即合,感觉很有缘分,当时丹侬也需要一个通信类的科技项目,以便提升他们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两个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很快达成了共识,余伟达当机立断,决定出巨资与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合作成立北京丹侬数据发展公司,第一个合作协议的股份比例为卧云占40%,丹侬占60%,第二个合作协议的股份比例为卧云占35%,丹侬占65%。余伟达任董事长,曾劲松任执行董事,张醒生任总经理,张树新任副总经理。为此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迎来了春天,看到了曙光。199351415日丹侬公司指派路宏会计师对卧云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520日第一笔投入资金100万元到位。

合作之初,张树新考虑到我们这些创业团队人员对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所作出的贡献,让大家能够享受到创业的成果和利益,为此她起草了一份投资协议书,其中明确了每个人的投资额度和股份比例,也算是对大家的一个交代。

现将投资协议书摘录如下:

投资协议书

为繁荣经济,经友好协商,张树新、迟绯、姜作贤、沈军、刘跃、段学松共同投资兴建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为保证各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  公司的名称为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二条  公司的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条  张树新、迟绯、姜作贤、沈军、刘跃、段学松为公司投资人。

其中:张树新投资8.4万元,占公司投资总额的28%

        绯投资7.2万元,占公司投资总额的24%

姜作贤投资7.2万元,占公司投资总额的24%

  军投资2.7万元,占公司投资总额的9%

  跃投资2.4万元,占公司投资总额的8%

段学松投资2.1万元,占公司投资总额的7%

第四条  公司分红定为每财政年度一次,按各投资人的比例分配。

第五条  在遵守现有国家工商税务及有关法律的前提下,公司的税后纯利润原则上应全部列入分配计划。

第六条  公司如欲扩大规模,应由所有投资人在协商的基础上,另行制定补充协议。

第七条  根据本协议第二条的规定,各投资人以其投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

第八条  公司一切重要事宜,均须经全体投资人协商同意,否则任何决定均无效。

第九条  各投资人欲退出公司,撤回资金,需事先通知其他投资人,其他投资人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与该投资人协商解决。

第十条  各投资人欲将自己的股份转让他人,需征得其他投资人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其他投资人对所转让的股份有优先购买权。

第十一条  公司一旦因某种原因终止时,各投资人共同担任清算人,清算人首先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其次清算公司资产,各投资人按所投资金的比例分享权利,承担义务。

第十二条  各投资人所投资金应在本协议生效后三天内资金到位。

第十三条  本协议自各投资人签字后生效。

第十四条  本协议未之尽事宜,各投资人应协商解决,必要时应再行制定补充协议。

第十五条  本协议一式六份,每个投资人各执一份。

投资人签字:张树新、迟绯、姜作贤、沈军、刘跃、段学松

    协议签定日期:一九九三年五月八日

    协议签定地点:北京

    实际上这个投资协议书签署后,自始至终就未真正履行过,除张树新、姜作贤外,其他股东从未行使过任何权力,也未得到过任何利益分配,干脆就是一纸空文,画饼充饥。但谁也没把它当回事,关键还是看张树新和姜作贤的态度,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是明摆在那的,承认与否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个良心问题,当初如果没有这些人一起打拼,卧云公司能有与丹侬企业总公司合作的资本和条件吗?就在大家离开卧云公司之后,以卧云公司和天树公司为基础创办的瀛海威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仅存的两个股东仍然享受着所有权益,而其他创业者不知什么原因却被剥夺了这些权益。

    北京丹侬数据发展公司信息如下:

北京丹侬数据发展公司

注册号:05224534

发照机关: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登记日期:19930414

住所: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公园羲和雅居内

法定代表人:曾劲松

注册资金:1000万元

经济性质:集体所有制

经营方式:

经营范围:

主营:通讯产品,仪器仪表,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机房安装、调试,办公设备的安装、调试。

兼营:通讯工程服务。

电话:49112824991907, 传真:4991907

北京丹侬数据发展公司成立后,我们于19934月从友谊宾馆搬到了亚运村汇园国际公寓H1606室,这是一套四室一厅两卫的公寓房,是为亚运会建的。当时的员工有:张醒生(总经理)、曾劲松(执行董事)、张树新(副总经理)、姜作贤(项目部经理)、刘跃(管理部经理)、迟绯、沈军、段学松、王莉萍、寿永兴、宋淑梅、杨开宇、童漱红、徐莉、荀燕斌、公坤后、邸凤祥等。但张醒生只是初期来过几次,召开过一些会议,之后就再也没来过,始终处于未到任的状态。后来听说有个人原因就不来了,实际上丹侬公司从一开始就是由张树新一个人主持全面工作。曾劲松只是作为丹侬公司派来的代表监督公司的日常运营。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提高公司的形象,丹侬企业总公司还为我们配备了一台蓝色奔驰牌230型小轿车,并派了邸凤祥师傅担任司机,这样加上原来卧云公司的北京旅行面包车,公司的公务车达到两台。

正当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迎接新的征程和挑战时,合作双方却因股份比例,资产数额,投资金额等问题发生了争执和矛盾,双方互不信任,以至于争论不休、僵持不下,从此为合作埋下了隐患,之后双方隔阂不断,矛盾频出,信任度降为冰点,丹侬一直对卧云的实有资产耿耿于怀,感觉吃亏上当了,双方在资产核查以及资金注入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致使丹侬企业总公司的全部投资无法全额及时到位,通信业务也不能正常开展,公司处于停摆的状态。

为此张树新心急如焚,立即起草了《关于北京丹侬数据发展公司现状的意见通报》报送股东代表和余伟达董事长。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丹侬企业总公司董事长余伟达因涉嫌经济问题被绳之以法,一时间如惊天霹雳,有天塌下来的感觉,让人缓不过神来。这个打击对张树新来说实在是太大了,美好的未来和愿景一下子成为泡影,飞灰湮灭,不复存在。没想到厄运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一切才刚刚开始,好运竟然擦肩而过。这个时候最痛苦的莫过于张树新本人,是她花了那么多心思,费了那么大的劲,换来的竟然是一张空头支票,估计当时她连死的心都有了。

这里有一份会议纪要,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会议纪要

第二号

时间: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六日下午130

地点:公司会议室

参加人员:张树新、姜作贤、刘跃、迟绯、童漱红、寿永兴、沈军、段学松、王莉萍、宋淑梅、杨开宇、徐莉

主持人:张树新

发言人:张树新、姜作贤

姜作贤:首先,我把这半个月来项目管理部的工作情况简单通报一下,这次我,迟绯、段学松、沈军、荀燕斌共五人出差去威海。由于天降大雪,路面结冰,使得这次行程非常艰难,荀燕斌开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于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功劳很大,在施工过程中,沈军、段学松解决了软件问题,迟绯与各方面的关系协调的很好,现已正式任命迟绯为威海天树公司总经理。

总的来看,这半个月的工程施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在公司独立运营后第一次独立处理问题,这次工作的成功,增强了大家的信心,从公司目前情况看,无论人员、技术,还是管理都已具备了独立运营的条件,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运营情况会越来越好。

张树新:在京人员这段时间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和丹侬总公司协商数据公司善后处理问题

我方与丹侬在1115日正式明确解除合作关系,丹侬企业总公司现有资产2.2亿,其中包括1.9亿借款,实际自有资产3000万,运行3年亏损9000万,抵掉资产后,还剩6000万负债。自余伟达被绳之以法后,海淀区政府决定要保住“丹侬”的牌子,丹侬企业总公司作为海淀区所属集体企业已由李舒山接手,在此情况下公司体制收缩,同时通过卖债分股的办法减轻负债,丹侬公司仅留10%的股份,这样丹侬企业总公司已成为一家股份合作公司,他们的目标是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还清债务。对于我方来说,一方面丹侬企业总公司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投资,另一方面他们擅自挪用我方的131万元已无法返还,现在他们提出退股,那么如何退?散会后原卧云公司的成员留下来继续讨论这一问题。

二、贸易问题,这段时间贸易工作比较难做,老寿的工作主要是出售库存物资,以解决流动资金问题。

三、济南公关宣传计划的准备工作

杨开宇自任济南公关部经理后,按当初确定的宣传思路,制定宣传计划,准备宣传用品,为下一步宣传方案的实施作了必要的准备,在此期间管理部作了大量的辅助工作。

下面谈谈12月份的工作计划

一、12月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兰州红古126台施工

2、济南公关部的建立及宣传计划的实施

3、威海四台工程收尾和开通前准备工作

4、与北京丹侬企业总公司协调签订终止合作协议

5、为数据公司股份制改造做准备

二、工作时间安排

1、八、九号姜作贤、迟绯、段学松乘飞机去兰州,完成三项工作:

1)、兰州红古126台施工工程

2)、解决榆中、永登回款问题

3)、与兰州邮电局签订关于三个126台财务结算合同,上述工作拟在本周末或下周初完成。

2、八、九号沈军、杨开宇、徐莉去济南,实施已定的公关宣传计划,有困难与管理部联系,管理部负责配合完成宣传品制作的后期工作,20号再过去几个人,大家齐心协力,争取使这次宣传活动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如果成功则可把经验推广到其它各台。

3、去兰州的人员回京后,兵分两路,迟绯、段学松再赴威海完成威海天树公司组织建设工作,威海四市同频网关系协调工作,争取

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再正式开台。姜作贤准备与我和刘跃去济南,主持实施宣传公关计划。

4、与丹侬企业总公司协调关系一事由我和刘跃负责,刘跃负责拟订与丹侬的退股协议,我主要负责招股、招商工作。

会议结束后,把工作计划整理一下,每人一份,希望大家对将要进行的工作有详细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扭转危机,摆脱困局,张树新又起草了《北京丹侬数据发展公司招股(资)说明书》,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双方的纠纷和资金问题。同时她还与丹侬企业总公司派来的接管者李舒山积极磋商继续合作的可能性,并起草了《关于继续合作的补充协议》。同时她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先后起草了《北京丹侬企业总公司与北京市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关于终止合作经营北京丹侬数据发展公司的协议书》和《北京丹侬数据发展公司善后处理方案》等文件,准备与丹侬彻底解除合作关系。她还曾想把丹侬企业总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北京丹侬太空棉联合企业公司接管,并起草了《转挂协议》,也曾委托项昆先生,项智力先生(原名王智力)代表公司在境外寻求招商引资事宜并为他们提供了《委托书》。当时她急的可是有病乱投医了。但后来这些设想都未实现。这时丹侬企业总公司的债权人,北京市海淀区爱诺电器设备商社的实际控制人马云站到了前台,并派罗连樑、吴建华与张树新接触并商谈有关合作事宜,希望双方能尽快达成合作意向,经过几轮商谈,卧云—爱诺第一次碰头会会议纪要出炉。在与爱诺公司接触之前,卧云公司已于19939月从亚运村汇园国际公寓H1606室搬到中关村南三街八号(中科院物理所之三环新材料研究开发公司办公楼)。

“卧云—爱诺”第一次碰头会会议纪要

时间:19931221日午后14:00—17:00

地点:中关村丹侬数据发展公司总经理室

参加人员:马云、罗连樑、吴建华、张树新

讨论议题:

1、双方合作方式与内容

2、新公司管理结构与人事安排

394年项目规划设想

4、近期工作计划与时间表

    确定事项:

1、双方一致同意在原丹侬数据发展公司基础上确定新公司营业方向与管理结构。

1)、名称:北京天树数据发展公司

2)、性质:股份合作制公司(爱诺与卧云以各自资产折合股权投入)

3)、注册资本:560万元?500

4)、注册地点: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5)、企业法人代表:马云

6)、企业上级主管单位:

7)、企业结构:

董事会

总工程师          总经理          副总经理

财务部    项目管理部    市场部    工程技术部    办公室

     8)、人事安排:(约20人左右)

董事会:董事长:姜作贤

      副董事长:马云

      董事:张树新、罗连樑、迟绯、吴建华

总经理:马云

总工程师:姜作贤

副总经理:张树新、罗连樑

部门安排:

财务部:经理  马云(兼)

主管会计:童漱红

出纳:王莉萍、李明

办公室:经理  罗连樑(兼)

成员:宋淑梅、吴建华

项目管理部:经理  刘跃

成员:迟绯、寿永兴、张国华、徐田英

工程技术部:经理  姜作贤(兼)

成员:吴建华、吴兆林、沈军、段学松

市场部:经理  张树新(兼)

成员:丛军、杨开宇、徐莉

294年项目规划与设想

将现有项目与可能发展项目分为长短线两类,管理与资金有侧重和倾斜性地发展重点项目,将某些占用资金时间过长,管理过于分散的项目采取松散管理或转让股权等方式减轻资金与精力负担。

1)、九个(亦或十个)寻呼台逐个进行评估分析,然后采取短线战略处理,尽可能在不再投入资金的前提下使其尽快回收,具体可采取股权转让,承包经营等方式,由项目管理部具体实施。

2)、确定“北京京沪鲁之地共信息台”为重点发展项目,请市场部与工程技术部从市场及技术角度进行详细论证,做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来,交总经理办公会讨论,然后具体确定资金计划与操作方案。

3)、确定“山东省800兆蜂窝电话网”项目为长线发展项目,由市场部负责公关策划,落实各个细节与可能性,从邮电部,山东省邮电管理局,山东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山东省政府以及国外最新技术(800兆蜂窝设备技术)拥有厂商等多个角度入手,使其可能性逐步落实,争取在94年中签约立项并准备实施。

4)、配合信息台等项目发展,探讨组装生产某些客户产品的可行性,形成纵向发展态势,具体事宜可列入信息网操作方案论证内容。

3、近期工作计划于时间分工表

1)、卧云—爱诺签约(23日左右)

合作协议书

      有关附件:股权认证说明

                丹侬—卧云协议

                丹侬—爱诺协议

                债务转移证明

2)、天树数据公司各种法律文本定稿

      公司章程

      公司董事会章程

      有关规章制度—总经理负责制,员工守则,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制度

      各部职责划分

3)、办理执照迁移与变更事宜(各种文本、既章程与协议在工商备案。关于股份合作制公司的规范文本。

4)、考察部分项目(济南、威海)(24日—31日)张树新、吴建华等。

5)、部分项目进一步论证。

6)、财务部在年底前旧账截止,新公司建账,爱诺剩余股本金投入,正常运营。

7)、建议元旦期间召开第一届董事会,正式聘任94年经营班子,各部门人员到位,新公司开始运营。

8)、在尽快时间内由罗连樑负责将办公室的分配,办公设备及车辆的配备等事宜落实到位。

此方案可谓周到细致、严谨规范,能想到的都考虑进去了,张树新为此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极力想挽回之前的损失,极力想改变当前的困局,极力想避免风险的发生。同时意识到之前的失误和教训。这样做既摆脱了丹侬企业总公司无休止的纠缠和影响,又通过与债权人的合作将全部债务转移到新公司头上,从而化解了经营风险,当时卧云公司最早向农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借贷的300万元已经到期,农行已经多次催促尽快还款。所以当初与爱诺公司的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和出路,毕竟这家公司的背后是马云一手控制的农业银行海淀区北下关储蓄所,资金实力雄厚,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但好景不长,就在业务转入正常,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的时候,重新合作中的关键人物马云因非法吸收存款17.84亿东窗事发被追究刑事责任。沉重的打击再一次降临在张树新头上,犹如当头一棒打的她满地找牙,无招架之力。卧云公司的前程再一次陷入窘境和危机。在走投无路之下,张树新选择了远走他乡,赴美国散心、旅游、考察。与此同时原来和她一起打天下的团队成员刘跃、迟绯、沈军、段学松、王莉萍、寿永兴、宋淑梅、杨开宇、徐莉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都相继离开了为之奋斗的卧云公司。

记得那是199413日,我将负责管理的卧云公司旅行车行驶证,保险单据,养路费凭单,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车辆钥匙2套交给了迟绯并办理了所有交接手续后离开了公司(有交接清单为证)。后来迟绯、沈军和夫人也先后去了加拿大定居,我和其他离开的人员一起创办了一家公司,并与迟绯、段学松、王莉萍等共事了一段时间。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大家再一次各奔东西,不知去向。

就在张树新到达美国后,通过邮件方式联系上了所有在美国的同学,为此她欣喜若狂,没想到互联网的技术有这么强大,于是她认为这将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回国后她立即着手实施互联网发展计划,在卧云公司和天树公司的基础上创办了瀛海威公司,并开始了新的征程,从此我们再无音讯和联系。

综上所述,客观地讲张树新确实是一个奇才和怪才。与她能相提并论的人估计还没生出来呢。她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强的逻辑思维,以及跨越式和颠覆式的经营理念无人能比。张树新不成功就在于她的为人处世和太过锋芒。时势造英雄,她可能生不逢时,也可能中国还没有她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其创业时选的项目之好,令人羡慕和佩服,但这个项目需要人脉、关系、渠道、资源和资金,在她还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时候就匆忙上马,急于求成,盲目扩张,贪大求全,其结果只能是必死无疑,之后她创办的北京瀛海威科技有限公司中途夭折,半途而废就是最好的例证。张树新的长项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供她支配和使用,否则她就难以施展和发挥。她花钱的速度之惊人,会让你有一种后怕感和恐惧感,大笔一挥分分钟几佰万,上仟万就出去了,但结果和效益就不得而知了。她的问题出在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刚学会走就想跑,摊子铺的太大,战线拉的过长,最后被资金所困,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她对合作者缺乏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轻易的相信别人,结果上当受骗,举步维艰。当初与她一起创业和打拼的人员都成了她棋盘上的一粒棋子,都成了她事业之途的牺牲品。

自从张树新与丹侬企业总公司合作后,其不利影响就阴魂不散,严重束缚和捆绑着她的发挥和施展,不得不亦步亦趋、坎坎坷坷地螨跚前行,但始终没有摆脱危机和困局。

张树新属于一个老熊掰棒子型的将才,掰一个扔一个,打天下行,坐天下就不行了,对于张树新来说,挣钱只是小菜一碟,但她要的是事业而不是万贯家财,她把钱看的很淡,身外之物,经她手出去的钱不计其数。她喜欢轰轰烈烈、好大喜功、好高骛远、缺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和作风,其独特的性格和风格很难为她成就一番持久的事业,所以昙花一现,偶尔露峥嵘就不足为奇,不足为怪了。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一晃那段经历已经过去20多年了,我们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但历史的记忆永远难以磨灭,回想当年我们年少轻狂,桀骜不驯,如今已两鬓斑白,老眼昏花,人生的经历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涓涓滴水,但其中的故事和片段仍然让我们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本文仅是对往事的回忆,力求还原历史、真实可信。由于篇幅所限,很多史料没有全部摘录,敬请理解和谅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中科院高技术企业局、控股集团、基金会部分人员参加院机关合唱比赛后合影留念

前排左5依次为张宏局长、张云岗副秘书长、王佛松副院长、李致洁副局长

二排左7为赵瑞祥、左9为刘跃、左10为张大刚处长、右2为白巨娴副书记、右4为李云言书记

三排左1为赵勤局长、左3为周克处长、左8为王梦奇处长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中科院高技术企业局部分人员参加怀柔绿化基地植树活动

左1为张大刚处长  右1为赵勤局长、右4为刘跃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从左依次为赵瑞祥、张树新、刘跃、李晓昀、林海、甘英、张华、姚彦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从左依次为姚彦、甘英、张树新、张华、李晓昀、卢震、刘跃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从左依次为刘跃、林海、张树新、甘英、张华、赵瑞祥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从左依次为林海、李晓昀、张树新、姚彦、甘英、张华、刘跃、赵瑞祥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从左依次为刘跃、姚彦、赵瑞祥、张华、林海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后排左起2为刘跃、李云言、柳传志、周明陶、姚彦、赵瑞祥

前排左起张家林、张乃诚、4为李西安、周光召、张权、张云岗、李光曦、张树新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后排左起李云言、柳传志、周明陶、张家林、赵瑞祥

前排左起张乃诚、3为李西安、周光召、张权、张云岗、李光曦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前排左起周明陶、柳传志、张家林、周光召、张云岗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转载自原文链接, 如需删除请联系管理员。

原文链接:旧稿 - 我与张树新共事创业的年代 - 张树新马云,转载请注明来源!

0